将临期第二周星期四 – 都是他的错
从惯性地代入「受害者」角色了解由自我中心所造成的矛盾

人生点滴(引言):

妻:我死心了,他根本毫不珍惜我。
友:吓?你们之前好像挺甜蜜的?发生了什么事?
妻:我也很想知道。不知从那时开始,他好像变得很冷淡,不但迟迟不回复讯息,就是回也很简短。他又不愿意抽时间跟我见面,时常回避我。不知道是否他变了心,还是他根本从来没爱过我。
友:你有跟他反映你的感受,有让他明白你在想什么吗?你有否问候他的状况?尝试了解他面对的问题、困难和挑战?有给他支持鼓励及个人空间吗?你这么容易就放弃他,放弃这段关系,你是否珍惜他?有顾及他的感受吗?

默想(及见证):

你有否试过被朋友、同事、甚至任何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,不明理由地憎恨甚至绝交?结果就从此不相往来呢?
记得之前有一则广告,有个小朋友说:打波才落雨,就是连个天都不喜欢我?
喜欢操控是人的天性,我们从小便要开始学习相反这种天性,学习如何面对事与愿违的处境,似乎是每人一生的功课。
当遇到不如意的事,我们都自然会感到有压力,不愿意接受。特别是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,我们都希望付出后能够得到我们所期望的,得到相称的回报。很多人都倾向甚至惯性地将自己代入受害者的角色中。倾向怀疑别人的企图、说话、 行为背后的意思等等。
著名的基督徒作家刘易斯 (C.S.Lewis) 在他的著作《四种爱》曾经话过:
当我们爱,我们就会变得脆弱。我们的心会被绞干,被拧断,甚至会粉碎。如果我们想要保持我们的心完整无缺,除非我们不将它给予任何人甚至动物。小心翼翼地用嗜好及少少奢侈品来将之包裹好,避免受任何一切牵连。将之安全地收藏于你自私的棺材中。但是在那个安全、黑暗、静止、没空气的灵柩中,它会改变。它不会被粉碎却会成为牢不可破,无法理解,无法弥补的。去爱就是成为脆弱,容易受伤的。
大部份时候我们都是自卑感作祟,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,自己不够好所以被嫌弃,怕受伤害,受骗,也怕白白付出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,别人根本不领情,即怕「蚀底」。
自我中心被认为是所有问题,罪恶的根源,这不是很合理吗?试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别人的需要、别人的幸福、别人的好处,我们还会容易觉得被伤害、被辜负,别人对我们不够好吗?即使我们真的受伤了,可能我们都不会太过沉醉于自怜,怪责别人的不是的怨愤当中。反而相信伤害我们的人,可能才是受害者,他们的说话行为背后一定有隐衷,有他们的故事,有他们逼不得已。
有很多人都不自觉地以为怪责别人的不是,就可以减轻自己「被伤害」的痛苦,至少可以发泄心中因不如意或失望所引致的愤怒。将责任推在别人身上,结果自己的问题就被隐藏了!问题并没有解决,反而就会重复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不同的范畴上,这个恶性循环甚至可能会使问题加剧,因为我们的怨愤是会累积的,因为缺乏自我认识,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痛苦。
而自我中心的问题确实并不容易对付,其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根深蒂固自我防卫的本能,倾向视所有其他人为敌人,都有攻击性,都要提防,最终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忠心的朋友。与此同时,爱与被爱,与其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是人终极的渴望,这种矛盾就造成了很多人在生活中痛苦的来源。但当我们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,例如我们的需要、我们的感受、我们的计划,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,充满恐惧和忧虑、怨愤,越不自由。只有能放弃自我中心,移开注视着自己的目光,我们才能有机会看到广阔的天空,美丽的大自然;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、快乐与平安。

今日反思:

你有否觉得自己被人伤害而埋怨别人及天主呢?
你会否倾向怀疑别人的动机,多于相信他们呢?
你会否经常埋怨别人不顾及你的感受,多于关心他们的感受,特别在你感到受伤害的时候?

每日祷告:

慈爱的天父,感谢祢让我明白到,有好多时候,我感受到被伤害,其实可能是我自己太过自我中心,太过着眼于自己的感受多于别人。求祢使我将祢放在我生命的中心,将我的眼光注目在祢身上。因为祢曾说过:谁珍惜自己在现世的生命,必会丧失生命。求祢宽恕我的软弱,并帮助我学习如何空虚自己,死于自我,以得到真正的自由,平安与喜乐。
捐献连结: (加币) (港币)

如这反省内容对您有帮助,而您未报名接收每天发出的电邮,邀请您按此报名。如您有脸书帐户并希望在那里与人分享,邀请您加入这 脸书群组

誠意邀請大家留言分享這天避靜內容帶給你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