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臨期第二週星期四:都是他的錯
從慣性地代入「受害者」角色了解由自我中心所造成的矛盾

人生點滴(引言):

妻:我死心了,他根本毫不珍惜我。
友:吓?你們之前好像挺甜蜜的?發生了什麼事?
妻:我也很想知道。不知從那時開始,他好像變得很冷淡,不但遲遲不回覆訊息,就是回也很簡短。他又不跟我見面,時常迴避我。不知道是否他變了心,還是他根本從來沒愛過我。
友:你有跟他反映你的感受,有讓他明白你在想什麼嗎?你有否問候他的狀況?嘗試了解他面對的問題、困難和挑戰?有給他支持鼓勵及個人空間嗎?你這麼容易就放棄他,放棄這段關係,你有否珍惜他?有顧及他的感受嗎?

默想(及見證):

你有否試過被朋友、同事、甚至任何你認識或不認識的人,不明理由地憎恨甚至絕交?結果就從此不相往來呢?
記得之前有一則廣告,有個小朋友說:打波才落雨,就是連個天都不喜歡我?
喜歡操控是人的天性,我們從小便要開始學習相反這種天性,學習如何面對事與願違的處境,似乎是每人一生的功課。
當遇到不如意的事,我們都自然會感到有壓力,不願意接受。特別是在人際關係的問題上,我們都希望付出後能夠得到我們所期望的,得到相稱的回報。很多人都傾向甚至慣性地將自己代入受害者的角色中。傾向懷疑別人的企圖、說話、 行為背後的意思等等。
著名的基督徒作家路易斯 (C.S.Lewis) 在他的著作《四種愛》曾經話過:
當我們愛,我們就會變得脆弱。我們的心會被絞乾,被擰斷,甚至會粉碎。如果我們想要保持我們的心完整無缺,除非我們不將它給予任何人甚至動物。小心翼翼地用嗜好及少少奢侈品來將之包裹好,避免受任何一切牽連。將之安全地收藏於你自私的棺材中。但是在那個安全、黑暗、靜止、沒空氣的靈柩中,它會改變。它不會被粉碎卻會成為牢不可破,無法理解,無法彌補的。去愛就是成為脆弱,容易受傷的。
大部份時候我們都是自卑感作祟,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,自己不夠好所以被嫌棄,怕受傷害,受騙,也怕白白付出卻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,別人根本不領情,即怕「蝕底」。
自我中心被認為是所有問題,罪惡的根源,這不是很合理嗎?試想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關心別人的需要、別人的幸福、別人的好處,我們還會容易覺得被傷害、被辜負,別人對我們不夠好嗎?即使我們真的受傷了,可能我們都不會太過沉醉於自憐,怪責別人的不是的怨憤當中。反而相信傷害我們的人,可能才是受害者,他們的說話行為背後一定有隱衷,有他們的故事,有他們逼不得已。
有很多人都不自覺地以為怪責別人的不是,就可以減輕自己「被傷害」的痛苦,至少可以發洩心中因不如意或失望所引致的憤怒。將責任推在別人身上,結果自己的問題就被隱藏了!問題並沒有解決,反而就會重複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不同的範疇上,這個惡性循環甚至可能會使問題加劇,因為我們的怨憤是會累積的,因為缺乏自我認識,使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痛苦。
而自我中心的問題確實並不容易對付,其中最難處理的就是根深蒂固自我防衛的本能,傾向視所有其他人為敵人,都有攻擊性,都要提防,最終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忠心的朋友。與此同時,愛與被愛,與其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是人終極的渴望,這種矛盾就造成了很多人在生活中痛苦的來源。但當我們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,例如我們的需要、我們的感受、我們的計劃,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,充滿恐懼和憂慮、怨憤,越不自由。只有能放棄自我中心,移開注視着自己的目光,我們才能有機會看到廣闊的天空,美麗的大自然;得到真正的自由、快樂與平安。

今日反思:

你有否覺得自己被人傷害而埋怨別人及天主呢?
你會否傾向懷疑別人的動機,多於相信他們呢?
你會否經常埋怨別人不顧及你的感受,多於關心他們的感受,特別在你感到受傷害的時候?

每日禱告

慈愛的天父,感謝祢讓我明白到,有好多時候,我感受到被傷害,其實可能是我自己太過自我中心,太過着眼於自己的感受多於別人。求祢使我將祢放在我生命的中心,將我的眼光注目在祢身上。因為祢曾說過:誰珍惜自己在現世的生命,必會喪失生命。求祢寬恕我的軟弱,並幫助我學習如何空虛自己,死於自我,以得到真正的自由,平安與喜樂。

捐獻連結: (加幣)  (港幣)

如這反省內容對您有幫助,而您未報名接收每天發出的電郵,邀請您按此報名。如您有臉書帳戶並希望在那裡與人分享,邀請您加入這 臉書群組

誠意邀請大家留言分享這天避靜內容帶給你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