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光歲月 | 第三日 | 第一週 星期三 | 不知天上是何年
聖史在福音中都有描述耶穌跟門徒提及祂的「時候」:「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」 (若7:6) 、
「我和你們同在的時候不多了」 (若7:33) 、「我的時刻尚未來到」 (若2:4) ……天主真的有祂的時間表嗎? 天主都有為我的生命訂定了一個時間表嗎?

昨天談及天主送給人類的最原始計時器就是大自然。如果太陽代表穩定、莊重,月亮的陰晴圓缺,時而被浮雲遮蓋,若隱若現,時而明朗清澈,更令人聯想到世事的變遷無常,人生的波濤起伏。

月亮勾起了古代文人的縷縷柔情,引發遊子思鄉,也催使哲學家冥想,藝術家創造美感。

尤其中國人,對月亮仿佛情有獨鍾。在中國古代詩詞中,有不少是抒發賞月情懷的,其中最為後世樂頌的是蘇東坡的《水調歌頭》:「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,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……」。

作者拿着酒杯,獨對秋月,把感情的鬱結,對世事人生的迷惘,向「青天」抒放。他想以渺小的心靈來理解宇宙浩瀚,世界大千,卻弄不出頭緒,便癡癡地向上空發射他的問題。是疑問?是嘆息?是宣洩?是感慨?是豪情放蕩?總之,意境十分美妙,與李白的詩句:「青天有月來幾時?我今停杯一問之」異曲同工。秋夜月光玲瓏剔透,究竟誰叫它發亮?誰叫它圓滿?歲月悠悠,誰在天上編排一切?誰掌管時間程序?人間繁忙擾攘,天上又是怎樣?詞中的「不知」與「何年」悄悄相應,好像一連串的煙花拋向「青天」。

不知天上是何時,這個問題在聖經中屢見不鮮。在舊約四十六本書中有一本對「時間」這個主題談得最多,作者非常多疑好問,他環觀世事,細察人生,覺得有很多事情不知何解,覺得有點迷茫、無奈。其實,他的問題可歸納在我們的《要理問答》的第一題上:「你為什麼生在世上?」人生短暫,時間匆匆,世事無常。但《訓道篇》的作者深信一切都有上主慈愛的安排,一切都有定時:「事事有定時,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:生有時,死有時;栽種有時,拔除栽種的亦有時;殺戮有時,治療有時;拆毀有時,建築有時;哭有時,笑有時;哀悼有時,舞蹈有時……」(訓3:1-8)。作者一口氣用了14對相反詞及28次「有時」來表達天主的智慧安排。不過,天主細心的安排,世人未必能看得懂,世人不一定懂得看天上的時間表,不一定懂得辨別時節、時辰、時機,來配合天意。「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,都很適時,並賜給人認識時事的經歷,但人仍不能明瞭,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。」(訓3:11)

經過反覆思索,左推右敲,作者的結論是把一切交託於主,不用過分憂慮,要活於當下:「我所認為幸福美滿的事,是人在天主所賞的少數歲月內,有吃有喝,且享受他在太陽下一切勞碌所得的福樂……那麼,人就不甚顧慮人生歲月的短促,因為天主以喜樂充滿了他的心」(訓5:17-19)雖然人不能夠時時明白天主的時間表,但人信賴天主會以喜樂充滿他的心,為他安排時間。

我們也會舉頭望天,問問天主祂那邊「今夕是何年」,問問祂,地上的2024年底,2025年始是天國的什麼年代?無論祂如何回答,我們都肯定,在祂慈父的眷顧下年年是好年,天天是好天。

請眾同禱

上主,我們的天主,求你以神聖的德能,準備我們的心靈,使我們在你的聖子基督來臨時,堪當參與永生的盛筵,並領受基督親手賜予的天上神糧。因你的聖子、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他和你及聖神,是唯一天主,永生永王。亞孟。

昨天談及天主送給人類的最原始計時器就是大自然。如果太陽代表穩定、莊重,月亮的陰晴圓缺,時而被浮雲遮蓋,若隱若現,時而明朗清澈,更令人聯想到世事的變遷無常,人生的波濤起伏。

月亮勾起了古代文人的縷縷柔情,引發遊子思鄉,也催使哲學家冥想,藝術家創造美感。

尤其中國人,對月亮仿佛情有獨鍾。在中國古代詩詞中,有不少是抒發賞月情懷的,其中最為後世樂頌的是蘇東坡的《水調歌頭》:「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,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……」。

作者拿着酒杯,獨對秋月,把感情的鬱結,對世事人生的迷惘,向「青天」抒放。他想以渺小的心靈來理解宇宙浩瀚,世界大千,卻弄不出頭緒,便癡癡地向上空發射他的問題。是疑問?是嘆息?是宣洩?是感慨?是豪情放蕩?總之,意境十分美妙,與李白的詩句:「青天有月來幾時?我今停杯一問之」異曲同工。秋夜月光玲瓏剔透,究竟誰叫它發亮?誰叫它圓滿?歲月悠悠,誰在天上編排一切?誰掌管時間程序?人間繁忙擾攘,天上又是怎樣?詞中的「不知」與「何年」悄悄相應,好像一連串的煙花拋向「青天」。

不知天上是何時,這個問題在聖經中屢見不鮮。在舊約四十六本書中有一本對「時間」這個主題談得最多,作者非常多疑好問,他環觀世事,細察人生,覺得有很多事情不知何解,覺得有點迷茫、無奈。其實,他的問題可歸納在我們的《要理問答》的第一題上:「你為什麼生在世上?」人生短暫,時間匆匆,世事無常。但《訓道篇》的作者深信一切都有上主慈愛的安排,一切都有定時:「事事有定時,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:生有時,死有時;栽種有時,拔除栽種的亦有時;殺戮有時,治療有時;拆毀有時,建築有時;哭有時,笑有時;哀悼有時,舞蹈有時……」(訓3:1-8)。作者一口氣用了14對相反詞及28次「有時」來表達天主的智慧安排。不過,天主細心的安排,世人未必能看得懂,世人不一定懂得看天上的時間表,不一定懂得辨別時節、時辰、時機,來配合天意。「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,都很適時,並賜給人認識時事的經歷,但人仍不能明瞭,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。」(訓3:11)

經過反覆思索,左推右敲,作者的結論是把一切交託於主,不用過分憂慮,要活於當下:「我所認為幸福美滿的事,是人在天主所賞的少數歲月內,有吃有喝,且享受他在太陽下一切勞碌所得的福樂……那麼,人就不甚顧慮人生歲月的短促,因為天主以喜樂充滿了他的心」(訓5:17-19)雖然人不能夠時時明白天主的時間表,但人信賴天主會以喜樂充滿他的心,為他安排時間。

我們也會舉頭望天,問問天主祂那邊「今夕是何年」,問問祂,地上的2024年底,2025年始是天國的什麼年代?無論祂如何回答,我們都肯定,在祂慈父的眷顧下年年是好年,天天是好天。

請眾同禱

上主,我們的天主,求你以神聖的德能,準備我們的心靈,使我們在你的聖子基督來臨時,堪當參與永生的盛筵,並領受基督親手賜予的天上神糧。因你的聖子、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他和你及聖神,是唯一天主,永生永王。亞孟。

昨天谈及天主送给人类的最原始计时器就是大自然。 如果太阳代表稳定、庄重,月亮的阴晴圆缺,时而被浮云遮盖,若隐若现,时而明朗清澈,更令人联想到世事的变迁无常,人生的波涛起伏。

月亮勾起了古代文人的缕缕柔情,引发游子思乡,也催使哲学家冥想,艺术家创造美感。

尤其中国人,对月亮仿佛情有独钟。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,有不少是抒发赏月情怀的,其中最为后世乐颂的是苏东坡的《水调歌头》:「明月几时有? 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…… 」。

作者拿着酒杯,独对秋月,把感情的郁结,对世事人生的迷惘,向「青天」抒放。 他想以渺小的心灵来理解宇宙浩瀚,世界大千,却弄不出头绪,便痴痴地向上空发射他的问题。 是疑问? 是叹息? 是宣泄? 是感慨? 是豪情放荡? 总之,意境十分美妙,与李白的诗句:「青天有月来几时? 我今停杯一问之」异曲同工。 秋夜月光玲珑剔透,究竟谁叫它发亮? 谁叫它圆满? 岁月悠悠,谁在天上编排一切? 谁掌管时间程序? 人间繁忙扰攘,天上又是怎样? 词中的「不知」与「何年」悄悄相应,好像一连串的烟花抛向「青天」。

不知天上是何时,这个问题在圣经中屡见不鲜。 在旧约四十六本书中有一本对「时间」这个主题谈得最多,作者非常多疑好问,他环观世事,细察人生,觉得有很多事情不知何解,觉得有点迷茫、无奈。 其实,他的问题可归纳在我们的《要理问答》的第一题上:「你为什么生在世上?」人生短暂,时间匆匆,世事无常。 但《训道篇》的作者深信一切都有上主慈爱的安排,一切都有定时:「事事有定时,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:生有时,死有时; 栽种有时,拔除栽种的亦有时; 杀戮有时,治疗有时; 拆毁有时,建筑有时; 哭有时,笑有时; 哀悼有时,舞蹈有时……“(训3:1-8)。 作者一口气用了14对相反词及28次「有时」来表达天主的智慧安排。 不过,天主细心的安排,世人未必能看得懂,世人不一定懂 得看天上的时间表,不一定懂得辨别时节、时辰、时机,来配合天意。 「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,都很适时,并赐给人认识时事的经历,但人仍不能明了,天主自始至终所做的工作。」(训3:11)

经过反复思索,左推右敲,作者的结论是把一切交托于主,不用过分忧虑,要活于当下:「我所认为幸福美满的事,是人在天主所赏的少数岁月内,有吃有喝,且享受他在太阳下一切劳碌所得的福乐…… 那么,人就不甚顾虑人生岁月的短促,因为天主以喜乐充满了他的心」(训5:17-19)虽然人 不能够时时明白天主的时间表,但人信赖天主会以喜乐充满他的心,为他安排时间。

我们也会举头望天,问问天主祂那边「今夕是何年」,问问祂,地上的2024年底,2025年始是天国的什么年代? 无论祂如何回答,我们都肯定,在祂慈父的眷顾下年年是好年,天天是好天。

请众同祷

上主,我们的天主,求你以神圣的德能,准备我们的心灵,使我们在你的圣子基督来临时,堪当参与永生的盛筵,并领受基督亲手赐予的天上神粮。 因你的圣子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,他和你及圣神,是唯一天主,永生永王。 亚孟。

捐獻連結: (加幣)  (港幣)

如這反省內容對您有幫助,而您未報名接收每天發出的電郵,邀請您按此報名。如您有臉書帳戶並希望在那裡與人分享,邀請您加入這 臉書群組

誠意邀請大家留言分享這天避靜內容帶給你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