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光歲月 | 第十七日 | 第三週 星期五 | 再次
在福音中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: 「主,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。」耶穌對他說:「你跟隨我罷!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!」 (瑪8:21-22) 耶穌的邀請,就在此時此刻。 恩寵的時刻就是現在,接受或拒絕,也是即時的。 對於召叫,主還說:「手扶着犁而往後看的,不適於天主的國。」 (路9:62)
我們基督徒是怎樣理解,或怎樣從信仰的角度看「活在當下」呢?

當我住在羅馬時,有一位青年朋友來羅馬旅遊,興奮地分享所見所聞,有很多心儀的地方來不及觀賞,但他不覺遺憾可惜,卻充滿信心地說:「人生還很長,我相信日後定會再來。」看着他那張十八歲的娃娃臉,稚嫩純真,感受着那股爽朗豪逸的朝氣,那腔輕鬆瀟灑的情懷,那種面對將來的自信及樂觀,不由得從心底裏讚歎:年青真好!

很多時,我們面對一個美景,身臨一個令人留戀不捨的地方,內心都會想着:一定要再來,再經歷一番,再感受一次,甚或要帶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來,同享同樂。不能盡興就留一些餘興給「下一次」,「第一次」匆忙就希望「下一次」會更愜意舒暢。

喜愛旅遊者一般鳥瞰之後要細看,快速遊之後要深度遊,概括觀光之後要專題欣賞。有時我們能得償所願,故地重遊;有時卻事與願違,「第一次」變成「唯一次」;又有時難得再來,卻發覺景移物換,情懷與韻味都不再一樣。「再一次」失去了「第一次」的光彩,「重遊」激發不起「初訪」的興奮。

年青時有大好時光在前頭,載得起大量的願望,盛得住「一次又一次」。年歲愈長,愈無信心重臨、重遊、重聚、重逢,愈不敢奢望「再來一次」,就連「第一次」的新經驗都不常有。人生就是如此!不得不贊同《訓道篇》作者的智理:不論何時何地,「你手能做什麼,就努力去做」(訓9:10),一切有上主慈愛安排,無須憂慮,又或「倒不如去快樂地吃你的飯,開懷暢飲你的酒」(訓9:7)。活在當下,感激每一天,享受天主所賜的喜樂,管它是第幾次?是初次,再次,屢次,唯一次,或是最後一次?

請眾同禱

天主,無玷童貞瑪利亞得天使報告之後,接受了你永恆的聖言,成為聖子的居所,充滿聖神的光輝。求你幫助我們也能追隨她的芳表,謙恭地順從你的旨意而生活。因你的聖子、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他和你及聖神,是唯一天主, 永生永王。 亞孟。

當我住在羅馬時,有一位青年朋友來羅馬旅遊,興奮地分享所見所聞,有很多心儀的地方來不及觀賞,但他不覺遺憾可惜,卻充滿信心地說:「人生還很長,我相信日後定會再來。」看着他那張十八歲的娃娃臉,稚嫩純真,感受着那股爽朗豪逸的朝氣,那腔輕鬆瀟灑的情懷,那種面對將來的自信及樂觀,不由得從心底裏讚歎:年青真好!

很多時,我們面對一個美景,身臨一個令人留戀不捨的地方,內心都會想着:一定要再來,再經歷一番,再感受一次,甚或要帶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來,同享同樂。不能盡興就留一些餘興給「下一次」,「第一次」匆忙就希望「下一次」會更愜意舒暢。

喜愛旅遊者一般鳥瞰之後要細看,快速遊之後要深度遊,概括觀光之後要專題欣賞。有時我們能得償所願,故地重遊;有時卻事與願違,「第一次」變成「唯一次」;又有時難得再來,卻發覺景移物換,情懷與韻味都不再一樣。「再一次」失去了「第一次」的光彩,「重遊」激發不起「初訪」的興奮。

年青時有大好時光在前頭,載得起大量的願望,盛得住「一次又一次」。年歲愈長,愈無信心重臨、重遊、重聚、重逢,愈不敢奢望「再來一次」,就連「第一次」的新經驗都不常有。人生就是如此!不得不贊同《訓道篇》作者的智理:不論何時何地,「你手能做什麼,就努力去做」(訓9:10),一切有上主慈愛安排,無須憂慮,又或「倒不如去快樂地吃你的飯,開懷暢飲你的酒」(訓9:7)。活在當下,感激每一天,享受天主所賜的喜樂,管它是第幾次?是初次,再次,屢次,唯一次,或是最後一次?

請眾同禱

天主,無玷童貞瑪利亞得天使報告之後,接受了你永恆的聖言,成為聖子的居所,充滿聖神的光輝。求你幫助我們也能追隨她的芳表,謙恭地順從你的旨意而生活。因你的聖子、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他和你及聖神,是唯一天主, 永生永王。 亞孟。

当我住在罗马时,有一位青年朋友来罗马旅游,兴奋地分享所见所闻,有很多心仪的地方来不及观赏,但他不觉遗憾可惜,却充满信心地说:「人生还很长,我相信日后定会再来。」看着他那张十八岁的娃娃脸,稚嫩纯真,感受着那股爽朗豪逸的朝气,那腔轻松潇洒的情怀,那种面对将来的自信及乐观,不由得从心底里赞叹:年青真好!

很多时,我们面对一个美景,身临一个令人留恋不舍的地方,内心都会想着:一定要再来,再经历一番,再感受一次,甚或要带自己的亲朋好友同来,同享同乐。不能尽兴就留一些余兴给「下一次」,「第一次」匆忙就希望「下一次」会更惬意舒畅。

喜爱旅游者一般鸟瞰之后要细看,快速游之后要深度游,概括观光之后要专题欣赏。有时我们能得偿所愿,故地重游;有时却事与愿违,「第一次」变成「唯一次」;又有时难得再来,却发觉景移物换,情怀与韵味都不再一样。 「再一次」失去了「第一次」的光彩,「重游」激发不起「初访」的兴奋。

年青时有大好时光在前头,载得起大量的愿望,盛得住「一次又一次」。年岁愈长,愈无信心重临、重游、重聚、重逢,愈不敢奢望「再来一次」,就连「第一次」的新经验都不常有。人生就是如此!不得不赞同《训道篇》作者的智理:不论何时何地,「你手能做什么,就努力去做」(训9:10),一切有上主慈爱安排,无须忧虑,又或「倒不如去快乐地吃你的饭,开怀畅饮你的酒」(训9:7)。活在当下,感激每一天,享受天主所赐的喜乐,管它是第几次?是初次,再次,屡次,唯一次,或是最后一次?

请众同祷

天主,无玷童贞玛利亚得天使报告之后,接受了你永恒的圣言,成为圣子的居所,充满圣神的光辉。求你帮助我们也能追随她的芳表,谦恭地顺从你的旨意而生活。因你的圣子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,他和你及圣神,是唯一天主, 永生永王。 亚孟。

捐獻連結: (加幣)  (港幣)

如這反省內容對您有幫助,而您未報名接收每天發出的電郵,邀請您按此報名。如您有臉書帳戶並希望在那裡與人分享,邀請您加入這 臉書群組

誠意邀請大家留言分享這天避靜內容帶給你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