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臨期第三週「喜樂的迎接」
第三日 (12月16日)

等待基督的積極方法(黃錦文神父)

分享內容提供粵語錄音、影片(按CC顯示字幕),和文字三種格式,內容相同,可按需要選擇。

各位兄弟姊妹:

上次分享了將臨期第三個主日「喜樂主日」的意義。我們看到第三主日的蠟燭是粉紅色的,因為粉紅色代表喜樂。

關於「喜樂主日」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。主角名叫陳樹菊,是一位平凡的臺灣婦女。雖然她外表很平凡,卻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。我們先看看她的童年:她的母親難產被送院,卻因家貧無法交保證金,在送院途中因難產去世。這對她的家庭來說,是個很大的打擊。因此陳樹菊自小便很懂事,她在菜市場賣菜,賺取微薄的收入來養家,供養兄弟上學。很可惜的是,她第三個弟弟因流感病逝,第二個弟弟又因車禍喪生。陳樹菊面對這樣的人生,面對家人接二連三地去世,不禁問:「為什麼會這樣?我不明白。」

我們雖然不能完全明白她的痛苦,但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多少也能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和不解。痛苦固然是痛苦,如果我們能明白痛苦背後的原因和意義,至少會比較有力量去面對痛苦。但陳樹菊不明白痛苦的原因,為何會發生這些事?我們家究竟做錯了什麼?她不知道。

但她沒有因此而頹廢,反而因為經歷過傷痛,所以立志要幫助其他人。她每天一早起來,到菜市場賣菜。她自己非常節儉,把辛苦賺來和省來的錢捐給學校和慈善機構。這是因為她經歷過痛苦,不想其他人受同樣的苦,所以她立志幫助有需要的人。數十年來,她不斷默默無聞的奉獻,過著像苦行僧的日子。她所做的事實在太令人感動,這件事竟然成為國際大新聞,被美國《時代雜誌》選為一百大最有影響力的人物,名揚國際。但為陳樹菊來說,這並不重要。她接受了這個獎項之後,便回台灣繼續賣菜,繼續做善事。後來,因為身體出現毛病,便沒再賣菜了。陳樹菊不是基督徒,是個佛教徒,但我們看到,她本著助人為樂、不想別人受自己受過的苦的善心,幫助有需要的人;數十年來,不斷奉獻。

我們上次提及,將臨期是「等待」。等待有不同意義的,有漫無目的的等待,像是李清照,在丈夫去世之後,她不知道要等什麼,人生頓失目標和意義,渡日如年,這是一種等待。上次也談到賭徒,希望靠賭博致富,這又是另一種等待。但我們知道,這種等待是永遠無法實現的。因為無論他贏了多少錢,下次還是會輸掉。我們基督徒的等待不是這種等待,因為我們等待的,是救主的再來,而救主實際上已經來過了;祂答應我們再來,便一定會再來,不會欺騙我們。祂承諾了,便一定會實現;我們的等待是建基於事實。

在等待期間,我們能做什麼呢?讓我們重看陳樹菊的例子。雖然她不是基督徒,但她所做的,就是基督教導我們所做的事。她敬天愛人,她可能不知道天主是誰,但作為臺灣人,她知道有天公、知道要愛別人。她雖然不是教友,但她已經在實踐「愛天主在萬有之上,愛人如己」這兩個最重要的誡命。

其實我們在等待期間,就是要實踐基督給我們的這兩個誡命。因為愛天主,我們深信祂一定會遵守承諾再來。因為我們的等待是建基在天主的確實許諾之上,而非浮沙之上,所以在這個等待期間,我們能懷著喜樂。基督快要來了,救主快要降生了;我們紀念救主二千年前的降生,所以我們更深信救主會再來。

Maranatha,主與我們同在!我們懷著確實的希望,每天在平凡的生活裡,愛天主在萬有之上,不斷祈禱,事事感恩讚美,盡我們做人的責任;就如陳樹菊,她盡了她作為妹妹的責任,供養兄弟上學;她盡了作為人的責任,幫助周圍的人,以她微薄的力量,改善人的生活,把幸福、希望和光,帶給周圍的人。她自己過的是簡樸的生活,把自己的所有與他人分享。

我們做基督徒一樣。如果我是一位母親,我做好為人母親的責任,關心家人、關心我的丈夫兒女。如果我是一位老師,我帶著愛,教導我的學生;如果我有能力,可以在教會服務,建設天國。如果我是消防員,我盡責地維護社會的安全。如果我是城市的清潔工人,我每天勤謹盡責地工作,帶著愛去清潔好這個城市,讓每個人能在清潔舒適的環境下生活,免於患病。

無論多平凡的工作,只要我們帶著勤謹誠懇的心,完成每天的使命;帶著愛,去做每一件小事,完成每人每天的職責,我們便是用最積極的方式,等待基督的來臨。這正是主耶穌教導我們做的:每天祈禱、感恩讚美、愛天主在萬有之上;在每天的工作和職責中,帶著愛為周圍的人服務;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,為近人服務,這就是基督徒喜樂的來源。我們的等待並非漫無目的的等待,而是充滿盼望、充滿確實希望的,因為天主所承諾的,祂一定會實現。

我們不需問基督何時再來,我們只需要問,我有否帶著愛,做好每天應做的事、盡好我應盡的責任?我有否帶著愛去做每一件小事?我有否帶著愛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?如我能做到這些,不管基督何時來臨,祂也一定會很高興,帶我們進入永恆的福樂;我們無需擔憂祂何時來。

第三主日的福音,記載若翰洗者為基督鋪路。他在約但河為人付洗,為幫助人悔改,因為悔改是走向天國的準備。所以,若翰洗者就是要幫助每一個人找到基督、找到天國。藉著悔改的洗禮,他幫助他的同胞準備好心靈,迎接救主的來臨。若翰是在為基督做見證,他見證基督一定會來:祂來到,不是用水為人洗禮,而是用聖神為人洗禮。(參閱若望福音1:6-8,19-28)

看到若翰在二千年前的榜樣,我們今天能做什麼呢?我們今天能做的是,當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不公義的事,看到很多人還沒認識基督、反對基督時,我們今天要做的,就是跟若翰一樣: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,為基督作見證。我們要告訴世界,人生是有希望的,因為救主已經來臨,而祂會再來的。

在等待救主的期間,我們要懷著喜樂,就像這支粉紅色蠟燭所象徵的喜樂一樣,帶著愛做每一件小事。只要我們勤勤懇懇地盡每天的責任,人們會在我們身上,看到一個忠誠的、常常帶著笑容和樂於助人的人;他會在我們身上看到人的美善;從我們的行為,他會相信我們所說的救主是真實的。因為救主是看不到的,但我們為救主所做的見證——對別人不論大小的關心,甚至只是一個笑容,也是為基督作見證——是看得到的。所以,只要我們帶著愛去做每一個行動和每一件小事,人們便會在我們身上,看到我們所宣講的基督。

各位兄弟姊妹,喜樂主日就是要我們帶著愛和喜樂,對待我們接觸的每一個人,讓他們在我身上,看到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基督。這就是喜樂主日最重要的意義。讓我們感謝、讚美天主!

誠意邀請大家留言分享這天避靜內容帶給你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