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臨期第三週星期五:醫治撕裂的創傷
人類的分歧和謊言造成很大的傷害,容許主耶穌醫治我、誕生在我心吧!

人生點滴(引言):

甲:在這個知訊氾濫的社會,信息繁多,一時難辨真假,常有相反的看法,甚至好朋友各自信了相反的信息,看法不同,竟然破壞了友情。
乙:我也是啊,連家人也不明白我,一時意見不合,就吵架了。

默想(及見證):

中華民族的確是天主所愛的民族,得到了許多恩寵,更有這個民族獨有的恩寵。然而華人有時卻在不同情況下彼此仇恨、互相攻擊。都是因為觀念和看法不同而各執己見。然而導致分歧的,往往就是相反的信息,特別虛假的信息。所以謊言是可以做成很大的傷害的。
舊約聖經形容蛇用謊言欺騙厄娃,使人和天主的關係破裂,更令人與人的關係破裂,亞當將所有責任推到厄娃身上,出賣自己的妻子,出賣了自己曾說過:「這才真是我的骨中之骨,肉中之肉」的妻子。
亞當說:「是你給我作伴的那個女人給了我那樹上的果子,我才吃了。」(創3:12)
這是說謊之父進入了世界的後果,人類世世代代,繼續被說謊之子欺騙而互相傷害。
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同是亞巴朗的後裔,移民到不同地方,後來竟然成為世仇。猶太人去加里肋亞,寧可繞道,也不經過撒瑪黎雅境的。
然而耶穌身為猶太人,為了把救恩顯示給婦人,卻經過撒瑪黎雅,還在井邊等待撒瑪黎雅婦人,並主動與她交談,所以婦人也覺奇怪。
那撒瑪黎雅婦人就回答說:「你既是個猶太人,怎麼向我一個撒瑪黎雅婦人要水喝呢?」原來,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不相往來。(若4:9)
原來他們的分歧,就是些不同的觀念和看法。這也是今天各地華人分歧的地方。
婦人向他說:「先生,我看你是個先知。我們的祖先一向在這座山上朝拜天主,你們卻說:應該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。」(若4:19-20)
原來我們不值得堅持這些分歧而彼此仇恨:
耶穌回答說:「女人,你相信我罷!到了時候,你們將不在這座山,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……天主是神,朝拜他的人,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。」(若4:21,24)
耶穌願意拯救了生活在自卑、可憐的撒瑪黎雅婦人,而婦人已經遇到了救主,對她來說,那些民族與民族間的分歧已不重要了。
正如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都需要救主,華人需要認識主耶穌的愛,認識自己是天疼愛的子女,認識每個人的人性尊嚴,值得我去愛和尊重。

今日反思:

我怎樣才能體驗主耶穌的愛?
我怎樣才能以愛還愛,好讓我有愛的力量和喜樂,去改變這個充滿謊言和仇恨的世界?

見證分享:

沒有什麼比溫柔更有力量,也沒有什麼比真正的力量更溫柔。 — 聖方濟.沙雷氏
我們跟岳父母家近,他們平日每星期最少三天會過來探望孫子,以及吃晚飯。岳父很有主見,不期然會干預到我們跟孩子原本訂立的規矩,包括每日看電視及漫畫的時間,颱風是否應出門,甚至是何時發燒才服用退燒藥等。
另外,他們幾乎每天都帶新玩具丶零食來,老夫子漫畫定期出現,小朋友字體潦草,岳母用膠刷替小孩擦去。最令我難受的是岳母淺窄的器量,我曾經因為一句說話被曲解,引致她「非常憤怒及傷心」,解釋亦不願聽,最終為了平息其怒氣,我半蹲下來道歉,還要被責罵一頓。
教導被干預,敢怒不敢言。壞感覺長期累積下,我對他們都相當冷漠,「問一句答一句」,面無表情。唉!那是我十分不願見到的局面,卻似乎無能為力,「無得救」喇…
有一晚唸《天主經》時發現了,唯有「寬恕」一詞,連續於禱文中出現兩次。上網查看釋經:寬恕希臘語字面意思解作「放過」,正如瑪竇福音中,債主放過欠債的僕人一樣。我默想,為自己因憤怒帶來對各方傷害而悔改,似乎比起要長輩來悔改甚至向後輩道歉,來得容易。或者這便是歌詞「明白放過你是放過自己,這個道理」的意思了。
然而,真的遇上憤怒怎麼辦?良善心謙的聖師聖方濟沙雷氏教我們溫柔:我們應學習「完整地看著對方」,懷著溫柔的愛,感受其行為背後的動機。
岳父早年因病辭工,成為「家庭主夫」,需要在家中拾回責任及歸屬感;岳母原生家庭重男輕女,為得到家人的愛及關注,習慣於言行中極力表現自己。
當我憤怒,但同時默想到他們確是犧牲自由時間帶孫兒,著緊及溺愛源自希望孫兒快樂及安全,怒氣便消減了大半。
最後,請停下五分鐘…… 不用,兩分鐘足夠了!女兒教我,走入洗手間呆坐,或者走入廚房偷吃一顆蜜糖糖果,有助消減即時的怒氣。她有身體力行的呀!
經過數月寬恕及溫柔的練習後,悔改為我心靈起了變化。我少了面對岳父母的負面情緒,雖未至於有說有笑,但總算溝通無礙。期待聖神賜我更大的平安,未來日子即使他們在家,我可以如常教導孩子,分享生活,岳父岳母也能Feel at home。

每日禱告:

求主給我分辨真理的能力,更求主使我打開我的心,去迎接主耶穌誕生在我心田,讓我有智慧而不要被意見分歧所困擾。

捐獻連結: (加幣)  (港幣)

如這反省內容對您有幫助,而您未報名接收每天發出的電郵,邀請您按此報名。如您有臉書帳戶並希望在那裡與人分享,邀請您加入這 臉書群組

誠意邀請大家留言分享這天避靜內容帶給你的反思。